一生一事
播種
高阿信
Cilu Anor
*
『有進去礦坑那個洞,出來就有錢,沒進去就沒錢;我們的孩子,都是吃煤塵長大的。』
 
台灣的礦業發展在1960 年代達到高峰,甚至一度曾生產過剩,而高阿信,在這個產業的末期投入其中,高危險卻也相對高薪的工作,讓他開始了20年在黑暗中工作的日子。
paloma^ 播種
 
生長於花蓮瑞穗的高阿信是阿美族,19 歲就結婚,五年內生了4 個小孩,一家六口的生活負擔不小。1966 年高阿信入伍服役,靠著政府配給的糧食勉強度日,退伍了回到花蓮,卻發現鄰居都不見了,原來是臺陽礦業公司派人招募礦工,臺陽開出的高薪,令許多人都十分心動。
 
高阿信說,在花蓮做木工或是賣雞,一天最多賺10 到15 塊,但到菁桐的礦坑工作不同,是以挖掘的深度計薪,一尺80 塊錢,一天挖四尺就有300 多塊,可以買到兩三包穀糧,「那段時間真的很苦,但有做就有錢啊!」高阿信感嘆的說。
*
左 / 當地里長出借土地,提供高阿信及其友人在此地種菜。亦為部落大學,原住民族種植有機蔬菜教學菜園。右 / 高阿信住家雜貨店的飲料販賣機。
 
1980 年代末,台灣礦業接連發生大型職安事故,加上能源需求轉變,礦坑也接連關閉。高阿信在1988年由菁桐遷居至桃園平鎮的桃花庄,當時這裡的房子只要三萬塊就可以買下,全家就一起搬過來了。來到桃園,高阿信就開始學做檳榔,賣檳榔,同時也投入了原住民族公共事務,也曾擔任族群總頭目。
*
回顧過去的礦坑生活,雖然艱辛危險,卻也有很單純的快樂,現在的他看著孩子們長大成家,子孫成群,那些在黑暗中、高溫裡摸索的日子,彷彿也都值得了。

典藏照片

Photograph
相冊_11(圖)
相冊_1(圖)
相冊_2(圖)
相冊_3(圖)
相冊_4(圖)
相冊_8(圖)
相冊_9(圖)
相冊_10(圖)
相冊_12(圖)
相冊_13(圖)
相冊_14(圖)
相冊_15(圖)
相冊_16(圖)
相冊_17(圖)
01
-01

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

Contact Us
標題
聯絡姓名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信箱
內容
驗證碼
驗證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