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一起
在這跳舞
楊少荺 Iyang Yumaw
Truku

「在桃園這邊,我發現太魯閣文化已經快消失了。所以我在想,不要說自己要多偉大,至少多一個人多一個力。」

少筠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的見晴村,在幼稚園時就搬離了花蓮,對於部落的記憶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對他而言,雖然記憶中的故鄉在花蓮,但現在的家鄉是桃園;而他想將桃園變成太魯閣族也能擁抱文化的地方。

 

圖/少筠與爸爸

 

「為什麼妳都可以加分?妳是哪一族?」

「泰雅族?還是番?」

「你們部落有什麼?你們辦慶典是準備什麼東西?」

國高中時因應政府推行的原住民加分機制,少筠開始接觸族語,但族語對於當時仍被歸在泰雅族,實際上卻是太魯閣族的少筠而言,並不能直接連結到他自己的族群。不只身份、語言上有模糊地帶,從未真正在部落生活的她,面對同學們直接的提問下,無法回答的自己,曾經沒有作為原住民族的自信。

「我不知道我其實是太魯閣族人,一開始只是喜歡跳舞,所以被媽媽拉到一年一度的歲時祭儀活動去表演。」

少筠坦言,對於童年就喜歡跳舞的她而言,最初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跳的多半是阿美族、泰雅族等大族的舞蹈。是在媽媽考了族語認證並開始協助辦理桃園當地的原住民族祭儀活動後,才逐漸透過媽媽意識到自己作為太魯閣族的身份與文化;並在媽媽安排的舞蹈環節中,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她知道女兒喜歡跳舞,就成立了一個原住民舞蹈團,團名叫魯巴斯(Rubas)」

 

少筠的媽媽原本從事旅行社的會計工作,後來轉向文化工作,考上了族語認證,開始主辦活動和教授族語。因為知道少筠喜歡跳舞,經常在活動的最後安排一個環節讓她表演,後來更成立了魯巴斯(Rubas)舞蹈團,鼓勵少筠去編舞帶學生。

過程中,媽媽都沒有逼著少筠去認識部落文化,而是持續創造能讓少筠去表現的舞台,讓少筠在自己的興趣裡長出自信,漸漸了解自己跟族群之間的關係。

 

圖/魯巴斯舞蹈團表演道具。魯巴斯是萬榮一個部落的傳統名稱,現名叫馬里巴西。

 

「媽媽生前最愛跟我講一句話就是『妳要積極,妳不要被動』。」

一路考照、組成舞蹈團與交流協會的母親在幾年前過世了,過世以後,少筠承接了媽媽的工作,扛起協會的事務,開始跟隨父親去開會,一起辦活動。起初的她雖然投入了文化推廣工作,卻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媽媽離開以前,真的很努力充實他自己,這是為什麼我現在也堅持走文化這一塊。」

少筠說,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讓她投入編舞與舞台劇工作的並不是媽媽過世帶來的衝擊,而是媽媽生前的那一份積極帶給她的啟蒙 —— 讓曾經對自己較沒有自信的少筠,可以跟自己說「沒問題,碰了就會了,不要害怕。」在長輩們的鼓勵下漸漸提出意見。更曾進一步從編舞,做到編演出一齣舞臺劇。

 

圖/少筠學習族語時的重要書籍

 

 

「小朋友學習文化最快,可是活動都只有一天,幾個舞這樣,小朋友看得懂嗎?」

少筠在辦理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到,耆老會越來越少,未來的小朋友不會像她一樣有機會被老一輩帶著學習。而老一輩的體力有限,多半只能一陣子辦一天的活動,這樣下去,小朋友會無法認識更深入的文化。

才因此規劃了能在一天之內,更完整理解族群文化的舞臺劇,把搶婚這些過去的文化脈絡放進去,讓小朋友可以直接看,直接想,更好吸收。

「當太魯閣族的學生問我,什麼是搶婚?我就覺得可以一直做下去了。」

典藏照片

Photograph
20201202170759(圖)
20201202170802(圖)
20201202170740(圖)
20201202170743(圖)
20201202170747(圖)
20201202170750(圖)
20201202170753(圖)
20201202170756(圖)
01
-01

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

Contact Us
標題
聯絡姓名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信箱
內容
驗證碼
驗證碼圖片